導讀:我們每個人無時不在模仿父親,又無時不在超越父親,無時不在逃離父親,又無時不在渴望靠近父親。其實,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個叫作父親的人。
小的時候,當我們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,我們希望在第一時間找到父親;當我們在外面被別人欺負,受到不公平的待遇,我們會去找父親;當我們遇到麻煩的事情,我們總是想到父親。年輕的時候,我們并不懂父親,總想背上行囊遠走高飛。
在我們的心里,父親代表傳統和過去,似乎只有離開他,才能切斷我們與過去的聯系,才能更靠近未來。而當我們長大,開始有點懂他的時候,他已經離我們遠去。
每年的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,我們管它叫“父親節”。
父親節的認知度并沒有母親節那么高,好像從普遍的社會認知角度來說,母親這個詞承擔的愛就一定比父親要來的多。或許是因為父親的不懂表達,因為父親硬朗的形象,因為父親的嚴肅,一切都讓父親注定是一個“愛你在心口難開”的角色。
所以,我們選擇在父親節這個節日里采訪一些在深圳的人們,讓他們談談父親,對這個熟悉卻有點距離的男人說些心里話,說一聲隱藏在心底卻一直不敢直說的:“老爸,我愛你。”
采訪的人群中,有幼兒園教師,有醫療工作者,有大學教師,有私營小老板,還有零歲父親...
他們中有人覺得,父親是一種家常菜的味道,每次回家,平日里悠閑的老爸就會忙活起來,張羅著自己子女們愛吃的飯菜。
有人覺得,父親是一個圖騰,現在的一些生活習慣都是沿襲父親的,如果父親是個老師,那么自己就是父親那滿分的學生。
還有些人已經成為了父親,他們開始懂得做父親的不容易。當了兒子這么多年,原來老爸這兩個,蘊含的愛真的很深沉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聽到了他們對老爸的“感受”,對老爸的“想念”,還有些人,只能在腦海中勾勒出來“老爸的印象”。
我們的父親有很多的形象,或高大,或嚴肅,或無懈可擊,或不盡人意。但是正是因為有了父親,家才變得完整,愛才變得完整。
別讓愛這個字變得難以啟齒,父親節,跟你的父親說句“老爸,我愛你”吧。
正片視頻將于近期放送,敬請期待!